汉盛茶道

当前位置: 汉盛茶道 > 制作工艺 > 文章页

你的茶味里,藏着没说出口的人生态度

时间:2025-05-04 15:27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4 次
日本茶道在进行时,便无背景音乐,由此可以借着茶人或客人在榻榻米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声,去揣摩其内心的肢体语言,来作修行的观想。找个茶汤的媒介,可以是旅行中不同水源产生的茶汤表现。茶书院曾有同学求知若渴,热衷钻…

你的茶味里,藏着没说出口的人生态度

2025-04-28 15:22

发布于:山西省

- 何为茶味 -

| 茶味,属于茶人的人格品味|

表面有残缺的器物,往往经由茶人另类诠释后,可以提升至超越市场价值的精神层面。年份及文物的完整性,已不能单纯作为茶器的价值评断;茶人的审美经验,弥补了古董文物商的不足。

可以说, 茶人是借由器物修行之人。其与文物收藏家的不同,在于不执着之心,舍得与人分享,而非借由茶器收藏来宣示财富。经由茶人摩挲把玩的古茶器,不仅能增添人气,更能感应古代茶人爱器如己的同理心。

- 没有下班的茶人 -

| 留有余地,不强求锋头|

如果自视为茶人,如同身着袈裟僧袍的宗教修行者,就不该在台上台下、人前人后变现不一。简言之,没有下班的茶人。一旦自诩为茶的修行者,茶人的德与格,自然就该受到公众的评论。许多人在习茶的过程中,往往自作聪明,或机锋太露,反而耽误了茶性的养成。 低调内敛,是习茶的安全姿态;留有余地,不强求锋头,才符合茶人的格调。

- 当个有灵魂的茶人 -

| 肢体动作及手足姿态|

我不太容易记得别人的姓名,但常常想起某人事茶的手部表情。脸部以下,包含肢体动作及手足姿态,对我而言,是内心的写照。脸部,往往是出卖灵魂的部位,可以被伪装,眼力不透彻者往往看不懂,但肢体却很难伪装。

大部分人在走路时,会透露着情绪。因此,日本茶道在进行时,便无背景音乐,由此可以借着茶人或客人在榻榻米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声,去揣摩其内心的肢体语言,来作修行的观想。这种回到婴儿时期的高度,只能观察大人腰部以下的肢体语言,是极为特殊的角度。

而眼睛,是脸部最不容易藏匿心事的部位。工于心计者眼神带煞,心术不正者则眼神飘浮,而修行者眼神深邃贞定。日本茶道在事茶时,茶人一律面对茶炉,而非客人,主客间很难产生眼神的深度交集。茶人面对的不仅是茶炉,而是摒除俗世后更纯粹的自己。台湾茶席一向是面对客人事茶,主客间互动频繁。如果遇到喧闹的客人,很容易让不熟稔者,茶越泡越浮躁。

做一个有灵魂的茶人,以习茶累进的修养,将客人引领进入茶的意境,无需太多言语说明。专注茶汤,一如直视内心。茶汤的起伏,可以像呼吸吐纳般,自然且因人而独立。

- 找一个茶汤的对手 -

| 以 茶汤为媒介|

孤僻是茶人应有的特质。长期缺乏与外界沟通的茶人,固然能独享茶汤的静寂之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却总不免令人感慨。对于不同于己的声音,常以逃避或漠视处理,久而久之,便陷入主观偏执。

给自己找个茶汤的对手,不但能增强实力,在这条漫长的修行路上,更可以有个互相扶持的伴侣。找个茶汤的媒介,可以是旅行中不同水源产生的茶汤表现。透过旅人的机遇,体验不同的茶汤风情。

- 茶人的养成 -

| 技巧的锻炼|

一个茶人的养成是漫长的,首要是技巧的锻炼。初学者大多企图从茶书中去寻求答案,却未料陷阱重重。茶书院在教学过程中,并不直接提供解答,而是去引导各人去挑战感官的极限。 透过反复的练习,去丰富味蕾经验。最终的成果,取决于各自的资质及精进度。

- 茶人的天分-

| 注重 茶汤的精神与茶道的本质|

茶人的养成,并非急速特训就可一步就位。学茶只有三年五载的人,论茶说茶都很踊跃,反倒是老茶人鲜少对外谈茶。茶书院曾有同学求知若渴,热衷钻研知识或过度投入装饰茶席,反而远离了茶汤的精神与茶道的本质。

反观一些在各自专业领域都有深厚学养的人,把学茶当做生活的修行,不疾不徐,从容地亲近茶事,反倒更快进入“心手闲适”的境界。换言之,适度的企图心,可转为习茶的动力。先天的悟性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仍可以弥补部分资质的不足。茶人的养成,需要付出努力,但不能太用力。

【互动】

对你而言,

茶味是一种怎样的「人格注脚」?

#快来评论区分享#

内容|整编于《茶味的初相》李曙韵 著

图片|弘益茶道美学图库

编辑|青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06 13:05 最后登录:2025-05-06 13: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