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盛茶道

当前位置: 汉盛茶道 > 品牌项目 > 文章页

辽金宋点茶第三届全国宋代点茶技艺斗茶大赛落幕

时间:2025-05-01 02:20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8 次
辽金宋点茶第三届全国宋代点茶技艺斗茶大赛落幕

4月20日下午,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内茶香氤氲、雅韵悠长,“辽金宋点茶杯”第三届全国宋代点茶技艺斗茶大赛总决赛在此举行。来自全国十个赛区的50余位选手齐聚一堂,以古法点茶技艺对话现代美学,共同演绎中华茶文化的千年风雅。

1

跨越千年的茶香,书写当代匠心

大赛启动仪式上,辽金宋点茶文化创始人、赛事发起人王梓涵女士以《一盏茶汤传千年,万般风雅汇今朝》为题致辞。她回溯了宋代点茶文化的历史脉络:从北宋汴京茶坊的文人雅集,到辽金草原毡帐的茶乳交融,再到南宋临安茶筅轻旋的“山河云纹”,千年前的茶事画卷在当代茶人的杯盏间重现生机。她特别提到,本届大赛不仅汇聚了江苏无声茶人、内蒙古草原茶师、香港青年茶艺师等多元传承者,更收到贵州山区茶人的手书寄语——“让祖先种的茶,也能在宋盏里活一次”。这份跨越时空的赤诚,印证了茶文化“让土地与历史、技艺与人心相映成辉”的生命力。她还表示“斗茶之‘斗’,非争高下,而是‘斗转星移’——斗的是古今技艺的对话、文化基因的传承,更是以茶为媒向世界传递东方文明的智慧。”

传统与现代交融,竞技与传承并重

本届大赛设“传统点茶斗茶”与“点茶与现代调饮”两大项目,既考验选手对七汤点茶、乳雾作画等宋代技法的精准复原,亦鼓励以创新思维将古法技艺融入现代生活。经过激烈角逐,两项赛事共诞生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6名。评委组表示,选手们的点茶专注、茶汤沫饽白、细腻,技法娴熟;以茶为基调配的创意饮品,既彰显了宋人“盏中观山河”的审美哲思,亦展现了传统文化“创造性生长”的无限可能。

3

名家云集共鉴,文脉薪火相传

活动现场汇聚茶界权威专家与文化学者。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副会长李桂群、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张素娟、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主编安明霞、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秘书长黄萍等嘉宾亲临指导。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副会长李桂群女士在发言中表示:“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而宋代点茶技艺更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是古人生活美学的凝练,更承载着中华文明“精行俭德”的精神内核。本届大赛以“传统为根,创新为魂”为主题,既保留了宋代“七汤点茶法”的经典技艺展示,“三汤法”的技艺比拼,又首设“宋代点茶与调饮创意”项目,将古法技艺与现代茶饮趋势相融合。这一创新之举,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

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秘书长黄萍女士在致词中说:“作为国家级茶叶行业组织,始终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发挥好平台和带头作用。我会《中华茶人》曾策划制作了点茶专刊,刊物聚焦点茶,探究《大观茶论》,内容涵盖了点茶之茶是如何制成的,宋代点茶之技还原,宋代点茶风尚的形成等。我们希望呈现从宋徽宗《文会图》的皇家宴席中走来的宋代点茶,在当下是如何走进大众,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希望与茶人朋友们一起领略点茶在当代的传承、发展、探索与实践。”

大赛裁判长、中国茶叶学会茶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于良子强调:点茶大赛贵在文化传承,技艺展现,裁判们会客观严谨的态度对待本次大赛的执裁工作。

致谢与展望:让世界读懂中国茶

主办方特别致谢全国农业展览馆、各地方政府及中茶师理事会等支持单位,并为赛事提供专业保障的裁判团队致以敬意,对默默付出的志愿者致以诚挚的谢意。正如大赛发起人王梓涵女士引用苏轼“且将新火试新茶”作结所言,这场盛会不仅是一次技艺比拼,更是一场文化接力——以茶为舟,载中华文明穿越时空长河;以盏为鉴,让世界感受中国“和而不同”的浪漫与力量。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03 12:05 最后登录:2025-05-03 12: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