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至30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全国妇联联合举办县乡妇联主席培训班。 培训班首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设主课堂,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4000多个分课堂,约3.7万人参加培训。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罗欣现场参加培训,并作为全国八个代表之一,以巾帼科创的三个故事分享为切入点,做了题为《激发科创“她力量” 绽放时代“巾帼美”》的交流发言,分享宜都市巾帼科创的经验和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妇女的作用不可替代。 宜都市妇联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落实全国妇联《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的意见》,以及《湖北省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方案》,走出了以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为主线,以组织聚合化、培育立体化、服务链条化、政策一体化、平台高效化为体制机制的巾帼科创宜都路径。 故事一:付彩霞与跨越万里的“醋遇奇缘” 宜都市妇联聚焦产业科创之需,念好“引育留用”人才经,壮大巾帼科创人才队伍。付彩霞就是典型代表。2009年,宜都柑橘产业面临增产不增收、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柑橘产业研发人才。来自内蒙古的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生付彩霞进入宜都工作。市妇联第一时间把她纳入女性科创人才库,连续15年开展结对服务。还记得初期,得知付彩霞吃住不习惯时,帮其协调联系人才套房,安排专门厨师“开小灶”。就像付彩霞感叹的,“妇联作为娘家人,既是我有求必应的坚实后盾,也是我无求也应的知心靠山! 我们着眼点燃科技创新“她梦想”,积极为巾帼科创人才“牵线搭桥”,坚持全心全意“育”人才,以立体化培育和全周期支持,推动女性人才培育和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我们选送付彩霞去清华大学等高校进修,助力打造付彩霞创新工作室,推动她与华中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帮助她实现柑橘“吃干榨净”科研梦想,先后获得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荣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4项。 2024年8月2日,第六届国际醋酸菌研讨大会在山西举行,国际“大咖”云集,意大利保罗教授又一次隆重推介宜都土老憨橘醋。这段跨越万里的“醋遇奇缘”,也正得益于人才交流活动。我们还在武汉等城市建立驻外妇女儿童工作站,发挥付彩霞等巾帼科创人才的牵引作用,辐射更多人才投身宜都高质量发展。 付彩霞,昔日的女大学生已经成为了湖北省女性科技创新人才、湖北省人大代表。“她声音”在参政议政平台上铿锵回响。一边是课堂,一边是田野,付彩霞以她特有的光芒,助推宜都蜜柑走出国门,扮靓了乡村振兴、强县富民的美丽画卷。 故事二:郜秋果与奥司他韦的“生命邂逅” 融入科技创新主战场,在产业园区、科创平台中嵌入妇联组织是宜都市妇联运用链式思维激活女性科技创新的前瞻性实践。产业布局到哪里,妇联组织就建到哪里,女性成长平台就跟进到哪里。 宜都市妇联搭建“她舞台”,推进“组织聚合化”,成立高新产业园区妇联,在生物医药、绿色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链组建巾帼科创联盟。这种“科创平台+妇联组织+组团服务”链式机制让政策对接更精准、资源整合更集中、成果转化更迅速。郜秋果迅速从一名巾帼科创标兵成长湖北省双创战略团队负责人,形成了一名科创人才到多个科创团队的赋能孵化。她先后主导研究国家、省级重大专项5项,带领的研发团队在研项目50个,拥有32项发明专利。其中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为国家应对甲型流感的防控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中国专利金奖。截至2024年底,累计出货量超过34亿剂,销售收入超190亿元。 产业链和科创平台因妇联组织的建立,实现了以“枢纽节点”姿态串联起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我们先后成立智创妇女小组58个,选派巾帼科技特派员500余人,开展创新创业论坛百余场,建设巾帼科创“家”油站,打造巾帼科创集聚区,多名女性科技创新人才成为技术中心负责人。 近五年来,宜都先后引育高新技术企业26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1家,已建成六个“全球第一”、五个“全国第一”的产业矩阵。“一区五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布局为宜都巾帼科创提供了更多向高而攀、向新而生的全链条实践场景、全领域用武之地。这种妇联链式服务生态,既强化了科技创新中的齿轮效应,又以组织优势加速了女性从科研生力军向主力军的蝶变,为科技自立自强注入了强劲的“她动能”。 故事三:覃长敏与茶马古道的“时代演绎” 宜都妇联始终扛牢助推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巧借全国巾帼科技助农直通车行动东风,致力于巾帼“土专家”培育,以“服务链条化”温暖“她心田”。组织300多名巾帼“新农人”开展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建设了一批科创、农创、云创工作室,希望的田野一派生机勃勃。 覃长敏就是一名“新农人”,她的企业从一个小茶厂,到如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宜都妇联一直心心在念,不断以科技赋能撬动茶产业全链条升级,一方巾帼富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成为科技助农直通车行动的生动写照。妇联培育覃长敏成为宜都万里茶道申遗的形象大使,企业拥有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产品获得国际茶业博览会、中国茶叶学会两项金奖。直通车行动犹如穿行茶山的“数字化缆车”,激活了茶马古道的现代基因,也铺就了女性从“采茶工”向“茶掌柜”“茶专家”跃迁的星光大道。 为了激发更多的“覃长敏”“付彩霞”脱颖而出,我们积极搭建成立宜都市女企业家协会,集结女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125名,推荐近20名为市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实施女企领航、法治护航、营商助航行动,为女科技工作者和“妇字号”企业提供资源链接、人才培养、成果发布、宣传推介等服务,助力她们实现创新突破,以科技主动赢得发展主动。 2024年,协助开展“创在宜都”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了20期科创沙龙,实施“她力量”创新创业项目,辐射5000余人,会员单位年产值超3亿元。女企协成为全市妇女思想引领的“宣传站”、巾帼建功的“加油站”、志愿服务的“爱心站”,妇情民生的“传递站”,“平台高效化”功能得以完美彰显。 宜都巾帼科创故事背后,也让我们收获满满: 当好“暖心娘家” 做香巾帼科创政策“满汉全席” 坚持以全局观、系统论抓好巾帼科创工作,宜都市研究出台《宜都市加快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1+11”创新政策,配套明确巾帼科创“政策一体化”,全方位、立体化支持巾帼科技创新。近三年,兑现创新奖励资金5406万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费减免10.4亿元,女性占比逐年递增。 当好“知心红娘” 搭建巾帼科创平台“相会鹊桥” 全市组建巾帼科创工作领导小组。市妇联牵头,紧紧嵌入宜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妇联组织和工作延伸到园区链、招商链、产业链末梢。全市建设高能级巾帼科创平台38个,动员妇字号企业和女科技工作者用好科创供应链平台,大力推进高水平产学研合作,推动妇联组织、巾帼科创和高新技术企业“鹊桥相会”。 当好“贴心保姆” 升级巾帼科创服务“超值礼包” 始终坚持巾帼科创环境服务至上、“优”无止境,以真金白银、真情实感强化乐业乐居乐医乐学乐教乐游六大服务体系。2024年为95名女性人才发放乐业补贴134.8万元、为416名女职工发放素质提升补贴97.3万元,为78名女性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40万元,办成巾帼科创实事128件。 原标题:《县乡妇联主席培训班在京举行,宜都巾帼科创工作经验现场交流》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