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诗社】诗社动态 | 2025年第七期 2025-04-25 18:36 发布于:山西省 岭南诗社 诗社动态 2025第七期 1、岭南风雅汇云山 谷雨诗茶赋春晖——广东岭南诗社助力“谷雨春茶·诗韵云山”文化活动; 2、共绘诗教新篇 同书湾区华章——广东岭南诗社张汉松社长赴珠海分社开展系列活动; 3、 石门中学诗词传习基地揭牌仪式。 岭南风雅汇云山 谷雨诗茶赋春晖 谷雨春深,茶香沁人。4月20日,由广东省写作学会、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联合主办,广东岭南诗社协办的“谷雨春茶·诗韵云山”诗会在白云山明珠楼景区茶趣园成功举行。广东岭南诗社常务副社长林坚明携本社诗人及书画艺术家十余人参与活动,与各界文艺爱好者共赏春茶、共赋诗章,共绘云山茶韵。 活动伊始,林坚明副社长作为嘉宾代表致辞。他深情回溯了诗社与白云山的文化渊源。自2017年“郑仙诞民俗文化”网络诗词大赛始,诗社始终致力于将传统诗词注入时代新声。林副社长强调,诗社将延续“三品”精神,以38年积累的180余部诗词著作和24个传习基地为根基,在云山秀水间搭建传统文化创新平台。他表示,未来,我们将依托白云山风景区这一平台,持续举办文艺创作、学术交流等活动,让白云山成为滋养灵感、凝聚创意的文化高地,助力广州建设成为更具人文魅力的国际大都市。 在采茶制茶体验环节,诗人们亲手采摘嫩芽,观摩茶艺师演示传统制茶工艺。林坚明副社长即兴撰联“白云凝翠诗心共酌三春露,谷雨飘香茶韵长萦九曲泉”助兴并赋诗一首,一下子把诗人们的创作热情都激发了出来。大家即兴创作了多首谷雨春茶主题诗词。在自由创作区,诗社监事长、书画院院长潘嘉念以“谷雨茶趣园采春茶感吟”为题,现场挥毫;书画院顾问廖宗怡先生的绘画和书法,引得众人驻足赞叹并排队求墨宝。 舞台展演环节,诗社副秘书长林绮坤、办公室副主任李喜莲等人上台朗诵原创诗歌,古琴演奏家孔浩泉独奏《韦编三绝》,艺术家陈伟生萨克斯独奏《绒花》,乐声与诗韵相映成趣。书画院潘嘉念院长、顾问廖宗怡先生等现场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赠予白云山景区,书画传情,彰显岭南诗书画的独特魅力。 活动尾声,诗社新媒体编辑部主任巫资华分享诗词创作观,引发诗友们的共鸣。他以创作水平三阶段“稳、精、妙”解析诗词创作之道,诗词创作当如白居易般“童子能解”,又能如《石灰吟》般承载教化之功,在“小我”与“大我”间架设情感桥梁。他即兴创作并朗诵了绝句:白云山上采新茶,新火新泉况味嘉。布谷一声饶笔力,春风二两赋年华。 本次活动以茶为媒、以诗会友,通过诗词创作、茶艺展示、书画交流、文艺表演等形式,展现了传统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未来,诗社将继续携手白云山,策划更多融合节气、民俗的诗词文化活动,让传统诗词走进现代生活,为岭南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白云山谷雨春茶诗会部分诗词联: 【林坚明】 楹联 云山茶韵 白云凝翠诗心共酌三春露; 谷雨飘香茶韵长萦九曲泉。 谷雨茶诗会感怀 润碧催芽短,撷芳漱玉长。 茶烟浮鹤影,松籁入云觞。 研墨春山色,敲诗古涧霜。 一瓯天地阔,谷雨正凝香。 【潘嘉念】 谷雨茶趣园采春茶感吟 云岭新梢吐嫩芽,竹篮轻挽摘春茶。 卢仝七碗今犹醉,陆羽千章古亦嘉。 手捻青鲜承露採,锅翻琥珀跳香葩。 九龙泉水冲泡好,漫啜芳津忘岁华。 【陈智桃】 浣溪沙·谷雨白云山品春茗 谷雨欣然探翠林。雾缠蒲涧白云深。清溪漱石韵长吟。 玉盏轻倾知味涌。春芽细品觉香沉。渐凉沟壑净尘心。 【逸维】 白云山谷雨诗会上二首 一 云山胜日浣晴光,泉煮芽尖绿带黄。 四坐新知和旧雨,一壶春色满园香。 二 白云山上采新茶,新火新泉况味嘉。 布谷一声饶笔力,春风二两赋年华。 【林绮坤】 谷雨访明珠茶趣园 拾步云山探紫烟,新芽慢火煮流年。 此间合有真知味,一碗能逃世外禅。 【徐尚英】 满庭芳·白云山茶趣园谷雨诗会 雨润春山,云萦翠谷,明珠楼畔芬芳。初临茶苑,嘉木映韶光。嫩叶参差绽碧,风微拂、若舞霓裳。凝眸处,文人毕至,各展妙毫芒。 犹闻鸿渐语,茶经著就,韵漫千霜。忆右军、挥翰曲水浮觞。绿茗曾添逸致,诗酒里、意趣悠长。今临此,心融胜景,余兴绕云乡。 贺新郎·观茶艺 芳甸春颜显。正云山、烟光凝翠,嫩寒犹浅。嘉木葱茏新芽绽,恰似繁星隐幻。风过处、枝摇叶颤。妙手纤纤轻采撷,向梢头、细把银毫拣。春日意,指尖满。 遥思汉魏茶风衍。忆晋朝、逸人斗茗,趣传千卷。龙凤团茶含芳气,研粉调膏堪叹。复又见、焙煎精善。铁釜温炎香渐逸,待汤鸣、蟹眼初惊现。轻注盏,玉波转。 【陈伟生】 白云山谷雨春茶诗会雅集 一 谷雨云山采嫩芽,琴随墨舞展芳华。 高歌一曲清泉沸,诗化春烟入万家。 二 谷雨云山墨泼天,诗朋新茗试春泉。 忽惊管乐引鸾至,歌落杯中字字鲜。 【李喜莲】 谷雨春茶诗会品茗 撷绿白云巅,鸣琴谷雨前。 泉声追笑魇,松影落杯沿。 千载浮沉事,一瓯浓淡烟。 春深人去后,犹绕翠微间。 临江仙·明珠楼茶园采风 雨润云山葱翠,风摇茶垅芳茵。百年嘉木印年轮。笑留清影照,寻采嫩芽新。 巧手炒揉烘焙,诗情吟唱欢欣。墨香琴韵品甘醇。歌飞幽谷里,香溢远红尘。 【黄碧云】 白云山谷雨春茶诗会得句 云山草木嘉,谷雨兴同赊。 撷取千枝翠,焙成三两芽。 松涛生石鼎,雪乳泛星花。 蟹眼翻云脚,鱼鳞叠浪纱。 分香传玉手,流响出金琶。 欲借卢仝句,来酬陆羽茶。 诗情一时涌,心事淡烟霞。 【颜正】 云山茶趣园诗会 谷雨含馨沁九垓,云山嘉木倚霄栽。 灵芽妙品融真性,敬奉高贤涤俗埃。 【卢伟桐】 广州白云山乙巳谷雨香茶诗会 谷雨登临翠霭间,趣园林荫水潺潺。 烹茶奉客琴声脆,诗唱雲峰不欲还。 【孔浩泉】 谷雨云山 借得云山一方土,细听翠鸟啭纤毫。 林间绿影牵谷雨,雅语漫步带风骚。 玉露碧汤润喉敏,荡涤红尘好问道。 其生不知何处去,数亩嫩芽日日高。 共绘诗教新篇 同书湾区华章 2025 年 4 月 20 日,广东岭南诗社社长张汉松、副秘书长叶卫国受邀前往珠海,先后出席珠海市诗词楹联学会 2024 年度会员大会与第二届珠海谷雨诗会,为岭南诗词文化传承与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当日上午,珠海市诗词楹联学会 2024 年度会员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张汉松社长在致辞中回顾,2024 年岭南诗社以老社长张汉青提出的 “三品”(人品、诗品、社品)为立社宗旨,在诗教普及、理论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成绩斐然。他寄语珠海分社,期望其领导班子继续团结一心,带领会员们深耕湾区文脉,以诗凝聚时代力量,共绘诗教新篇,并鼓励分社与总社同频共振,用笔墨书写湾区气象,铸就文化丰碑。 下午,第二届珠海谷雨诗会在怡景湾大酒店盛大举行。张汉松社长在致辞中盛赞珠海分社成绩,回顾其举办首届 “伶仃洋杯” 全国诗词大赛、开展校园诗教、组织社区文化活动等亮点工作,高度肯定其作为 “大湾区最具影响力的诗词组织” 的卓越贡献。他提出 2025 年总社与分社将在深耕地域文化、拓展交流平台、创新传播方式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 “诗词 +” 融合发展,构建大湾区文化共同体。 诗会现场,舞蹈《水乡新娘》、京剧《春夜喜雨》等文艺表演精彩纷呈,澳门非物质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陈华的萨克斯独奏《我爱你,中国》更是深情动人。来自大湾区五地的嘉宾吟诵百余首谷雨诗词,尽显诗词韵律之美。首届 “莲洲杯” 诗词楹联创作比赛颁奖仪式、文化互动与爱心捐赠等环节,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交流。 此次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总结了过往成果,更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广东岭南诗社与珠海分社将继续携手,以诗为犁,深耕文化沃土,共同书写粤港澳大湾区诗词文化新篇章。 石门中学诗词传习基地揭牌仪式 石门高级中学(原石门中学狮山校区)座落在全国GDP排名前列的佛山南海区狮山镇,创办于2003年3月,系首批全国300所特色高中、全国航空航天特色学校、空军招生优质生源中学,与广东省名校石门中学共享石门品牌的区直属公办重点高中,首批佛山市精品高中创建学校、首批“双高”特色项目创建学校,荣获“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奖”称号,也是佛山市唯一连续荣膺“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称号的学校。2013年2月更名为“石门高级中学”。 出席授牌仪式的领导嘉宾有: 广东岭南诗社常务副社长林坚明、副社长杨占河,岭南诗社书画院院长潘嘉念,副院长李著豪、郑友深、孙春桂,秘书长颜锦堂;石门高级中学党委书记丁启康、石门高级中学师生代表及家委会代表一百多人。 石门高级中学党委书记丁启康致辞,他代表学校师生对前来参加揭牌仪式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嘉宾们介绍了石门高级中学的概况以及坚持以德育人、特色办学的理念。他认为,这次岭南诗社设立诗词传习基地,是诗词进校园一个非常好的举措。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而诗词传习基地的建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传承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杨占河副社长作了讲话。他指出,“广东岭南诗社石门高级中学诗词传习基地”揭牌仪式,是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一件盛事。校园是孕育梦想的地方,诗词是表达美的艺术,岭南诗社与石门中学牵手设立诗词传习基地,就是在营造一场美丽的梦,而且美梦一定成真。 诗词以其独特的音韵美、意象美和含蓄深沉的情感美,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通过学习诗词,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境界和才华,领悟到诗意生活的美好和价值,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诗词还能够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他们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理解,增强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诗词进校园,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观。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和情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通过学习诗词,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爱国情怀,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对学生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认知有着积极的作用。 诗词进校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诗词是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学习诗词不仅要具备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具备对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理解和解读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通过学习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诗词进校园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有思想、有作为、有目标,有文化底蕴、有人文关怀、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 最后他赋诗一首: 诗香馥郁满黉门,古韵今风沐子孙。 绛帐传薪开远目,弦歌继脉铸精魂。 岭南诗社常务副社长林坚明、副社长杨占河与石门高级中学党委书记丁启康、副校长闫灵麟共同揭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