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梦华录——宋代人的生活美学》新书发布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中国最早的城市户口出现在什么时候?古人也叫外卖吗?我国的新闻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在央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大宋梦华录》中,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和溪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时空,解码宋代文明的基因图谱。 近日,和溪新著《大宋梦华录——宋代人的生活美学》发布。这部脱胎于《百家讲坛》系列讲座的27万字著作,以二十个章节的文化切片构建起宋代生活的全景长廊,入选首批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通俗读物项目。 一部著作: 将历史研究下沉至生活肌理 《大宋梦华录——宋代人的生活美学》以“生活美学”为密钥,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介绍了宋代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全书共有二十个章节,涉及宋代的饮食文化、服饰礼仪、婚姻家庭、科举制度、四时节俗、人生礼俗、文娱活动、四般闲事等二十个独立的小话题,带领读者走进风雅与凡俗并存,温情与大义同在的大宋。 从北宋“杭州烟火汴州尘”的“市井烟火”到“蕨芽珍嫩压春蔬”的“宋代美食”,从“叠鼓新歌百样娇”的文娱活动到“合卺嘉盟缔百年”宋代婚礼。在书中,作者以“显微镜”般的观察视角,将历史研究下沉至生活肌理,绘就一幅细腻入微的宋代社会生活长卷。 “书中不仅介绍了士大夫的雅文化(大传统),还介绍了平民百姓的俗文化(小传统),这也使得这本书呈现出一种生趣盎然的效果。”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朱杰人在本书序言中说,《大宋梦华录》通过揭示宋代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与生活美学,展现出一个迥然不同的、充满烟火气的、生机勃勃的宋代文化图景。 谈起创作的初衷,和溪表示,历史的叙事通常是讲述帝王将相、政治风云、王朝更迭等宏大的内容,衣食住行、民俗娱乐这些琐碎的日常往往是被忽略的。然而正是这些被忽略的生活日常与生命日常构筑起了真实的烟火人间,生动活泼地再现了宋代的大俗与大雅、风物与制度、人情与世故,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真正精神风貌。 一种启迪: 宋韵之美,不在复古而在开新 海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谭新红将该书定义为“有温度的历史书写”。他认为,和溪教授独辟蹊径,以“微观史学”的显微镜,将目光投向“被遗忘的日常”,让历史从冰冷的文献中“活”了过来。“本书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其跨领域的文化传播力,是一座‘跨界的文化桥梁’。”谭新红说,尤为可贵的是,书中以“冰裂纹”隐喻文明韧性,从宋代坊市制度到科举变革,始终贯穿着“以古鉴今”的思辨锋芒。这种研究既是对历史复杂性的敬畏,亦是对当下文化创新的启迪——宋韵之美,不在复古而在开新。 “宋人的生活美学是富有思辨与创新精神的,他们从不泥古。”和溪说,比如,唐人饮茶多为煎茶,宋人亦爱饮茶,却别出心裁发明出点茶、斗茶、茶百戏等方式。书中第七章《一掬清泉自点茶》详细介绍了宋代茶文化及茶叶经济。该书对宋人“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四般闲事分别单独成章介绍,让今人看到了“处处皆风雅,时时见自然”的宋人生活,及其从原本日常凡俗的生活细节中提炼出高雅情趣的美学精神。在书的终章,作者以被誉为北宋社会“百科全书”的《清明上河图》入手,讲述了两宋繁华背后的隐患。和溪不禁感慨道:“宋朝就是这样一个强与弱、盛与衰、辉煌与屈辱并存的朝代。但就是这样一个极具复杂性的朝代,在思想、科技、制度等多个领域,都书写了领先世界、富甲全球的璀璨历史,创造了华夏文化之极、经济发展之峰。” (责任编辑:) |